你的官网还在当"电子名片"用?该升级了!
说实话,我见过太多企业把官网做得跟九十年代的同学录似的。首页挂着老板致辞,产品页堆满参数表格,联系方式那栏永远只留个邮箱——这种"电子版宣传册"式的网站,在当下这个时代简直就是在烧钱。
流量时代的生存法则
现在做网站可不像二十年前了。记得2010年那会儿,我帮朋友做个企业网站,随便放几张产品图,写两段公司简介,居然就能接到询盘。现在?呵呵,这种网站就像把门店开在撒哈拉沙漠里,连个路过的蚂蚁都看不见。
现在的用户多金贵啊。打开网页三秒找不到想要的信息,直接右上角点叉。数据显示,超过53%的移动用户会在页面加载超过3秒时选择离开。更可怕的是,其中大部分人再也不会回访了。
什么才是真正的营销利器
好的营销型网站应该像个24小时在线的金牌销售。我去年接触过一家做定制家具的,他们的网站就特别有意思——首页直接放了个"3秒算出你家装修预算"的小工具。用户输入户型面积,马上弹出三套不同价位的方案。就这么个小改动,转化率直接翻了两倍多。
关键是要想明白:用户来你网站图什么?是查价格?看案例?还是想解决某个具体问题?把这些需求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拆解,每个页面都要有明确的行动指引。就像逛超市,货架摆放都是有讲究的,总不能把卫生纸放在生鲜区对吧?
内容要会"撩人"
写网站文案最忌讳自说自话。我见过最离谱的,某厂家把产品说明书原封不动搬上网,连"本产品符合GB/T19001标准"这种话都留着。拜托,用户又不是来参加行业研讨会的!
好的文案要像跟朋友聊天。比如卖空气净化器,与其写"CADR值达到300m³/h",不如说"开窗5分钟=净化2小时"。前者让人想打瞌睡,后者直接戳中痛点。记住啊,用户永远关心的是"这玩意儿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"。
移动端千万别将就
上周我在地铁里看到个年轻人,单手拿着手机,大拇指飞快滑动。突然他眉头一皱,把某个网站关掉了。后来我借故凑过去看,原来那家公司的移动端页面,预约按钮被挤到了折叠菜单里——这跟把收银台藏在仓库里有什么区别?
现在超过67%的流量来自移动设备。但很多企业的移动端体验简直灾难:图片加载慢、表单难填写、关键信息要放大才能看清。建议各位老板用自己的手机试试,从搜索到下单走完全流程,保准能发现一堆反人类设计。
数据会说话
有个做教育培训的客户跟我抱怨:明明每天都有几百人访问网站,怎么就是没人报名?后来我们装了热力图工具,发现绝大多数用户都在价格页面点了"返回"。原来他们的课程报价写得云山雾罩,什么"基础班2980起",这个"起"字把人都吓跑了。
现在做网站可不能靠猜。用户在哪停留?哪些按钮被疯狂点击?什么内容导致跳出?这些数据比老板的直觉靠谱一百倍。我建议至少每月做一次数据分析,就像给网站做体检,及时发现"血栓"和"梗阻"。
持续迭代才是王道
千万别想着"做个网站就能一劳永逸"。市场在变,用户在变,你的网站也得跟着变。有个做母婴用品的客户特别有意思,他们根据后台搜索词数据,发现最近三个月"防胀气奶瓶"的搜索量暴涨,立刻在首页增加了相关产品入口,当月销量就增长了40%。
其实做网站和养孩子差不多,生下来只是开始,后期培养才是重头戏。定期更新内容、测试新功能、优化用户体验,这些工作看似琐碎,但积累起来就是质的飞跃。
说到底,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你的网站要么成为销售引擎,要么就是个昂贵的装饰品。与其每年花大价钱做推广把流量引到"黑洞"里,不如先把承接流量的容器打磨好。毕竟,没有转化率的流量,就像没有底的水桶,装再多也是白搭。